瓶子老师学习网,有趣冷知识,生活小常识
  1. 你的位置:
  2. 首页
  3. 知识
  4. 【冷知识】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

【冷知识】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

最新发布:2019-04-23 14:10:11

「三十六计走为上计」,这是一句很多人都知道的俗语。说起「三十六计」很多人都将它和《孙子兵法》联系在一起,甚至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「三十六计」就是《孙子兵法》中所写。那二者之间究竟有什么联系呢?三十六计中,走究竟是不是上计呢?其他三十五计又是什么呢?

孙子兵法

《孙子兵法》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,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。《孙子兵法》被奉为兵家经典,是中国古代军事文化中最宝贵的遗产。该书一共有十三篇,分别是始计篇、作战篇、 谋攻篇、军形篇、兵势篇、虚实篇、军争篇、九变篇、行军篇、地形篇、九地篇、火攻篇、用间篇。

三十六计的出处

《孙子兵法》的作者是春秋时吴国的将军孙武,而《三十六计》成书于明清,作者不详。显然「三十六计」并非《孙子兵法》中所写,亦非孙武所作。「三十六计」这个词是先于这本书出现的,语源可考自南朝宋将檀道济。据《南齐书·王敬则传》:“檀公三十六策,走为上计,汝父子唯应走耳。”意思是败局已定,唯有退却,方是上策。

走为上计

这句话一直被后人沿用,到了宋朝,惠洪的《冷斋夜话》中将其变为:「三十六计,走为上计。」及至明末清初,引用这句话的人越来越多,于是有心人采集群书,编撰成《三十六计》。一般认为此书是在明末清初之际积累成书的,但此书为何时何人所撰,已难以准确考证。

书摊上的发现

如今人们所见的《三十六计》,最先是1941年在甘肃邠州(今陕西邠县)一个书摊上发现的,题下注称「秘本兵法」,原本系抄本,无时代,无撰者,以往公私藏书目录均未见著录。同年,由成都瑞琴楼兴华印刷所用土纸翻印,此后开始流行。

各取一字

《三十六计》是中国古代兵家计谋的总结,为便于人们熟记这三十六条妙计,有位学者在三十六计中每取一字,依序组成一首诗:金玉檀公策,借以擒劫贼,鱼蛇海间笑,羊虎桃桑隔,树暗走痴故,釜空苦远客,屋梁有美尸,击魏连伐虢。全诗除了檀公策外,每字包含了三十六计中的一计。

哪三十六计

三十六计依次为:金蝉脱壳、抛砖引玉、借刀杀人、以逸待劳、擒贼擒王、趁火打劫、关门捉贼、浑水摸鱼、打草惊蛇、瞒天过海、反间计、笑里藏刀、顺手牵羊、调虎离山、李代桃僵、指桑骂槐、隔岸观火、树上开花、暗渡陈仓、走为上、假痴不癫、欲擒故纵、釜底抽薪、空城计、苦肉计、远交近攻、反客为主、上屋抽梯、偷梁换柱。以及无中生有、美人计、借尸还魂、声东击西、围魏救赵、连环计、假道伐虢。

各有应对

原书按计策名称排列,分为胜战计、敌战计、攻战计、混战计、并战计、败战计。前三套是处于优势所用之计,后三套则是劣势所用之计。此书认为战争是有规律可循的,尽管战局变化多端,不易捉摸,但只要潜心研究,运用各种诡诈之术,就有机会转败为胜。

上一篇:【冷知识】中国标点符号的历史与起源